何謂忠臣?

Eric
Aug 5, 2019

--

Photo by Piotr Makowski on Unsplash

魏晉南北朝後,是國祚僅三十九年(唔過四十)的隋朝,隋速亡後,由唐朝取而代之。初中時讀中史要背誦甚麼玄武門之變、貞觀之治、安史之亂,味同嚼蠟,且容小弟引用維基百科幫助大家溫故知新:

貞觀之治,是指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期間的清明政治。由於唐太宗(李世民)能任人廉能,知人善用;廣開言路,虛心納諫,重用魏徵等諍臣;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、厲行節約、休養生息、文教復興、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,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;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,並尊重邊族風俗,穩固邊疆。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,只使用一個年號,為「貞觀」(627年-649年) ,故史稱「貞觀之治」。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,同時為後來的盛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。

講起唐太宗知人善用,佢同魏徵嘅故事可謂名傳千古,喺度簡單講吓佢生平,佢有無強烈譴責佢老頂我唔知,但史書記載佢曾經搞到唐太宗好唔 happy,《資治通鑑》提到有次唐太宗嬲到罷朝,話要搵機會殺死呢個鄉下佬,之後男人老狗仲要同老婆呻話魏徵成日喺朝廷羞辱佢(唔排除係用近似元朗站俾人查身份證嗰位女士向老公求救嘅語調),好彩長孫皇后深明事理幫魏徵解圍,換套朝服堅「贈慶」,話「主明臣直」,曲線讚唐太宗聖明(不過其實 if A then B,唔代表 if B then A),氹返佢先無再嬲嬲豬:

上嘗罷朝,怒曰:「會須殺此田舍翁。」后問為誰,上曰:「魏徵每廷辱我。」后退,具朝服立於庭,上驚問其故。后曰:「妾聞主明臣直;今魏徵直,由陛下之明故也,妾敢不賀!」上乃悅。
資治通鑑·卷第一百九十四·唐紀十》

話雖如此,魏徵死後,唐太宗咁樣評價呢個成日頂撞佢嘅下屬:

帝后臨朝歎曰:「以銅為鑒,可正衣冠;以古為鑒,可知興替;以人為鑒,可明得失。朕嘗保此三鑒,內防己過。今魏徵逝,一鑒亡矣。」
《新唐書‧卷九十七‧列傳第二十二》

相信大家對呢段野都好熟悉,唔駛小弟多講,不過以下呢段大家未必成日見(《新唐書》同《舊唐書》兩個版本都輯錄喺度):

徵頓首曰:「願陛下俾臣為良臣,毋俾臣為忠臣。」帝曰:「忠、良異乎?」曰:「良臣,稷、契、咎陶也;忠臣,龍逢、比干也。良臣,身荷美名,君都顯號,子孫傅承,流祚無疆;忠臣,己嬰禍誅,君陷昏惡,喪國夷家,只取空名。此其異也。」帝曰:「善。」因問:「為君者何道而明,何失而暗?」徵曰:「君所以明,兼聽也;所以暗,偏信也。堯、舜氏辟四門,明四目,達四聰。雖有共,鮌,不能塞也,靖言庸違,不能惑也。秦二世隱藏其身,以信趙高,天下潰叛而不得聞;梁武帝信硃異,侯景向關而不得聞;隋煬帝信虞世基,賊遍天下而不得聞。故曰,君能兼聽,則奸人不得壅蔽,而下情通矣。
《新唐書‧卷九十七‧列傳第二十二》

徵再拜曰:「願陛下使臣為良臣,勿使臣為忠臣。」帝曰:「忠、良有異乎?」徵曰:「良臣,稷、契、咎陶是也。忠臣,龍逢、比干是也。良臣使身獲美名,君受顯號,子孫傳世,福祿無疆。忠臣身受誅夷,君陷大惡,家國並喪,空有其名。以此而言,相去遠矣。」帝深納其言,賜絹五百匹。
《舊唐書‧卷七十一‧列傳第二十一》

魏徵同唐太宗講話佢只願做良臣,而非忠臣,皇帝就追問忠、良之別。魏徵隨即舉例,后稷、契、咎陶係良臣(呢三個人係堯舜禹時代嘅賢臣),而龍逢同比干就係忠臣(龍逢向夏桀進諫,比干(就係七竅玲瓏心嗰位)向商紂進諫,兩人同遭君主殺害,然後夏、商亦亡於呢兩個暴君),所謂忠、良之別,實乃昏君、明君之別,放喺今時今日,唔知佢點諗呢?

若然君主剛愎自用,自恃聰明絕頂、所向披靡,眾人皆醉唯我獨醒,決意領軍向懸崖推進,有人好心進諫墾求君主懸崖勒馬,卻被質疑懷有二心、不夠忠誠,落得淒慘下場,如此不懂兼聽的昏君身邊終會餘下只懂阿謏奉承以謀私利的「心腹」,他們不管青紅皂白,一味盲目支持君主一切決定,更狐假虎威縱容朋黨下屬胡作非為,如此「忠心不二」,是忠臣、良臣,定佞臣呢?此等「忠誠」,真係送俾我都唔要。

唐太宗都話要識以史為鏡,未知後人能否從中得到啟發,覺今是而昨非,謙卑做個兼聽明君,以才德吸引良臣群策群力,而非到處樹敵、挑起矛盾紛爭。

小弟真係好長氣,送多句俾大家:

耳中常聞逆耳之言,心中常有拂心之事,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。若言言悅耳,事事快心,便把此生埋在鳩毒中矣。
《菜根譚》

--

--